珠联曲合 | 曲帕双靶联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病例解析
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等特点。随着大分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抗HER2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真实世界中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用药情况日渐复杂。如何为晚期多发转移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后线治疗策略来延长生存期,改善
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等特点。随着大分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抗HER2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真实世界中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用药情况日渐复杂。如何为晚期多发转移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后线治疗策略来延长生存期,改善
由于肿瘤可能被乳房组织掩盖,钼靶X线在致密型乳腺的女性中筛查早期癌症的效果较差。《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简化磁共振成像和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检测出的浸润性乳腺癌例数是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成像的三倍,而检测出的癌症大小仅为自动乳腺全容
当医生告诉你“9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有机会临床治愈”时,这串数字像一束光穿透了恐惧的阴霾。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已达83.2%,早期患者治愈率更突破90%。但在这组充满希望的数据背后,一个隐秘的认知陷阱正让无数人跌入深渊——对“高治愈率
很多人也都知道,在乳腺癌分型里,Luminal A型的病情相对来说更乐观一点,除了它,还有Luminal B型,这两种分型的预后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别呢?
我是一个喜欢追求自由理想的人。在40岁那年,为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放飞自己,我毅然辞去了旁人羡慕的国企工作,而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在国外确实如我所愿地过上了没有工作压力的生活,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外语、学牙医、学演播、做志愿者、锻炼身体……体会异域风情带
在肿瘤医院的走廊里,我见过太多双握紧又松开的手。58岁的林阿姨攥着复查报告在窗边徘徊,阳光透过玻璃在她银白的发丝间织出细碎的金线,仿佛在提醒她:这场与乳腺癌的博弈,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乳腺外科医生,我深知预防复发转移如同在暗流中筑堤,需要科学认知、坚定信
AK112(商品名:依达方®,通用名:依沃西单抗/Ivonescimab)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该药于2024年5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EGFR-TKI治疗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
近日,由荷兰癌症研究所Karin E. de Visser、Elzo de Wit和Hannah Garner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癌细胞》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2],再次让我们见识了肿瘤的“长臂管辖”实力。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ESMO BC)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14日至17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在5月16日上午的“Mini Oral session 2”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杜益群教授代表复肿I期团队带来了“Phase I study of iza
由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长三角生物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联合主办“2025杭州湘湖乳腺癌治疗理念前沿论坛”于2025年5月16~18日在杭州召开。在HER2阳性分会场上,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带来了“ADC开创H
随着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的开展及结果陆续公布,抗HER2抗体偶联药物T-DXd以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理想的可及性改写了抗HER2治疗格局。目前,T-DXd在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二线标准治疗地位毋庸置疑,并且正在积极拓展一线适用人群:DEST
在各类肿瘤的骨转移病例中,前列腺癌引发的骨转移最为多见,拜登也不能幸免,即便他享有优质的医疗资源,也难以改变疾病本身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里,像“术后能不能吃鸡蛋?”“豆制品是不是真会刺激癌细胞?”这类问题屡见不鲜。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饮食的抉择犹如一场“信息战”!
李忠教授曾接诊过一位乳腺癌患者王女士,她是一名中学教师,四十多岁,因为快要进入更年期,就想着提前补充一些雌激素“未雨绸缪”,这样等到更年期来临时,自己也能因为提前进行了干预而延缓更年期的到来。
我国一项大型研究[1]分析了48万多名成年人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发现吃传统北方饮食(比如馒头、面条等小麦类主食)或现代饮食(如肉类、鱼类、水果等)的人,失眠的比例更低。
原创 李士平 常笑健康编者导语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②乳腺癌的一些日常误区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皮下组织和乳腺组织组成的,后者又包括软组织和间质。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
“这一发现有助于澄清膳食脂肪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并阐明如何以个性化的方式确定哪些患者可能从特定的营养建议中获益最多,”该研究的资深作者John Blenis博士说。
2025年5月24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乳腺癌整形修复与内科治疗新进展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研讨会作为专委会第八次乳腺病学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中西医结合新进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临床
随着新靶点、新药物、新疗法的不断涌现,激素受体阳性(HR+)晚期乳腺癌领域呈现一线治疗持续优化,后线治疗百花齐放的态势。“医学界”特整理2025 ASCO相关重磅更新,以飨读者。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其特点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表达低于 1%,且无HER2扩增。TNBC的侵袭性强,预后差,发病年龄早,转移风险大,生存率低,超过50%的患者在诊断后3~5年内复发[1]。